关于组织申报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发布时间: 2011-07-01 浏览次数: 212

 外国语学院各教师:

     现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始申报, 请各学院按文件要求组织申报,认真核查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评审书3份、申报汇总表、7月14日统一交到我处。具体申报要求见附件。
联系人:周永兴    联系电话:8292795        邮箱:hs@gzu.edu.cn
人文社科处
2011年7月1日
 
 
 
 
 
 
附件1
关于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今年继续设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组织实施。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类别及资助额度
  本次项目分为:(1)一类课题,每项资助经费原则上为8万元;(2)二类课题,每项资助经费原则上为2万元;(3)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每项资助经费原则上为1万元。
  一类、二类课题必须严格按照课题指南(详见附件)申报,不得更改课题名称。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由高校专职辅导员(指在院系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学工组长、团总支书记等)自拟题目申报。
  二、申报条件
  1.本次项目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申报;每所高校最多只能参与每类课题的1个项目申报;各类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如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可单独申报1项。
  2.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项目的申报;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申请;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专项任务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2008年(含)以来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等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若已结项需附相关证明);
  (4)申报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其他类别项目者。
  三、申报办法
  本专项以高校为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具体申报办法和程序如下:
  1.2011年度本专项采取网上申报方式。
  2.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www.sinoss.net)(以下简称社科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程序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3.7月4日开始项目网上申报。申请者可登录社科网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用计算机填写,并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申报系统统一上传申请书的电子文档。
  4.2010年已开通账号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以2010年的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并及时核对单位信息;未开通账号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请登录申报系统,登记单位信息、设定登录密码,打印“开通账号申请表”并加盖管理部门公章,传真至010-58803011、58809876。待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申报系统进行操作。有关项目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社科网,联系电话:010-62510667,手机:13366596901、13366596902,电子信箱:
xmsb2011@sinoss.net
  5. 网上申报截止日期为7月18 日,申报单位须在此之前对本单位所申报的材料进行在线审核确认,在线打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申报一览表》(以下简称《申报一览表》),连同《申请评审书》纸质件各1份加盖公章后,于7月22日前寄至:北京西单教育部北楼407室,思政司思政处(邮编:100816),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黄立田,010-66096658,葛元杰,66097663;传真:66092064。
  四、其他要求
  1.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不得出现申请者学校、个人等有关信息,否则作废。
  2.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三年申报资格。
  3.各申报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如违规申报,将予以通报批评。

  附件:
专项任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类、二类课题指南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附件2
 
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类、二类课题指南
 
一、一类课题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工作研究
研究要点:重点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和实施方式,研究制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工作的操作规程,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工作的科学模式。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工作操作规程,公开发表论文3篇以上。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研究
研究要点:重点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建设的内涵、要素、目标,总结探讨质量提升的途径、方法、效果,建立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模式。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示范案例(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质量提升的文件体系和工作体系),公开发表论文3篇以上。
 
3.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研究
研究要点:系统调研并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状况,研究辅导员职业发展趋势,总结探讨辅导员职业发展标准和要求,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高校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公开发表论文3篇以上。
 
4. 高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内涵、意义、经验和挑战,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和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从领导机制、运行机制、学习教育机制、监督保障机制等相关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或专著,公开发表论文1—2篇。
 
5.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民办高校等新兴高等教育机构中党组织设置与发挥作用研究
研究要点:重点研究新兴高等教育机构中党组织的设置、职能与发挥作用情况,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其党建工作的内涵、意义、问题与挑战,探索加强和改进新兴高等教育机构中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或专著,公开发表论文1—2篇。
 
6.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研究要点:分析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特别是对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提出意见。怎样在转变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作出努力,在工作中充分尊重­师生、贴近师生、依靠师生、保护师生、服务师生。校园安全管理的法律适用问题。
成果形式: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
 
7.当前高校稳定形势分析研究
研究要点:总结高校20多年保持稳定的基本经验。当前高校稳定形势整体评估,保持稳定的具体体现和标志。高校可能出现不稳定问题的因素分析。分析研究以事实和数据论证,意见和建议带有前瞻性。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8.大学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研究
研究要点:大学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意义和经验,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需要突出的重点和解决的难点问题;对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设计(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力求兼顾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有典型案例分析,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的制度安排提出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框架。
 
9.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研究
研究要点:调研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基本情况,研究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探索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疏导的有效方法。大学生浏览网络信息的偏好和关注焦点,出现焦点由娱乐性向时政性转变现象的原因;手机作为大学生主要上网终端之一对其网络使用行为及心理的影响;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情况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影响大学生选择学校论坛或社会论坛的主要因素,学校论坛吸引学生的着力点;校园网如何为学生提供安全可控的情绪宣泄环境;如何应对大学生对网上主流观点的逆反心理;利用实名和匿名身份开展大学生思想疏导和教育的效果比较研究;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政策普及和模范人物宣传的有效网络模式研究。
成果形式: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及心理状况调查表,年度《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报告》。
 
二、二类课题
1.深入推进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研究
研究要点:结合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按照《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精神,总结探索推动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有效方式,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研究
研究要点:梳理总结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体系,研究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工作的目标和思路。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3.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研究要点:系统调研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研究分析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4.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研究
研究要点:总结梳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研究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模式。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5.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研究
研究要点:总结梳理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现状,研究分析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规律,提出加强成果培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6.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研究分析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目标与方法,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示范案例,公开发表论文1—2篇。
 
7.大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研究
研究要点: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有效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与做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公开发表论文1—2篇。
 
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系统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现状,研究加强工作队伍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索形成有效可行的工作机制。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重点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支持、教学实施与评估。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10.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要点:深入调研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案例,系统分析影响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总结研究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11.高校辅导员队伍动态信息管理研究
研究要点: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动态信息管理工作,建立相关信息管理平台,以及时了解掌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促进辅导员工作交流。
成果形式:信息管理系统,公开发表论文1—2篇。
 
12.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分析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现状,探索建立有效可行的交流机制和办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示范案例,公开发表论文1—2篇。
 
13.班主任发挥学风建设作用研究
研究要点:分析研究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总结班主任开展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班主任发挥学风建设作用的工作机制。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示范案例,公开发表论文1—2篇。
 
1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研究要点: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高校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的招生环节、培养方案等方面,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成果形式: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公开发表论文1—2篇。
 
15.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研究要点:总结梳理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分析研究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总结提炼工作创新模式和创新规律。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16.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创新模式研究
研究要点:研究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建立先进典型培育工作机制,提出创新先进典型培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17.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结合各校的特点和实际,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通过长效机制建设,不断丰富和调整学习内容,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探索有效途径。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18.高校院系级党组织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发挥作用情况研究
研究要点:归纳总结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做法,特别是分析比较院系级党组织在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时不同的工作特点及相应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工作效果等,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19.加强高校党员骨干队伍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从强化理论学习,增强责任意识,发挥带动作用,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加强实践锻炼等不同的角度,研究提出加强高校党员骨干队伍建设的意义、目标、方法、载体。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20.高校党员培训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以新时期新形势对高等学校高素质党员队伍的新要求为出发点,分析当前高校党员培训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构建高校党员培训工作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工作重点、有效途径、保障措施等建设性内容。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21.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从优化党支部设置、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形式、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强化支部工作责任和考评督导、发挥先进支部和优秀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聘请离退休组织员等各个不同角度,开展研究和探讨。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22.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研究
研究要点: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开展非党员优秀青年教师的引导工作,如采取青年教师易于接受的活动和沟通形式,形成关心、支持、鼓励、引导青年教师成长的合力机制等,以达到优秀青年教师业务、思想和政治素质同步提高的效果。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23.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研究要点:着重论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如大学生党员的政治引导、大学生党员的自主性探索、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大学生党员爱国主义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取向的培养、大学生党员政治参与热情的激发等。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24.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研究要点:深入分析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形式、载体、工作机制,提出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影响力、吸引力的对策和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25.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在调研基础上,分析研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现状,从大宣传格局、高校的育人功能、高校的安全稳定、网络资源利用等角度出发,研究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途径方法、重点难点问题或效果评价等。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26.高校统战工作新形势新问题与对策研究
研究要点:分析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紧密结合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于时代特点开展对策研究。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27.高校统战成员政治引导工作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分析研究当前高校统战成员政治引导工作现状,从组织领导、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服务沟通等方面,提出加强高校统战成员政治引导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28.大学生廉洁教育途径方法研究
研究要点:从体制、机制、手段等相关角度选择着力点,提出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2篇。
 
29.高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影响高校稳定的涉校矛盾纠纷梳理、评估与分析;统筹兼顾处理好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几个关键点,做好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的结合,积极构建三­者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新机制,最大限度地使矛盾­不积累、不激化,使突发事件不蔓延、不升级。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机制,制定实施校内外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的对策思考。
成果形式:关于加强高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
 
30.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研究
研究要点: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制约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因素和难点分析;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适用问题;高校校园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标识规范化建设;出入校门车辆管理;校园交通安全执法与违章处理;校园道路交通长远规划建设;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警校联动机制问题。
成果形式:关于加强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
 
31.高校保卫机构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
研究要点:高校保卫机构设置现状分析;制约高校保卫机构建设与发展的因素分析;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稳定工作的高校保卫机构职能定位(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服务和综合协调等方面);高校保卫机构向安全管理机构改革的路线设计;高校保卫机构改革进程中涉及的警校联动机制问题研究。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32.高校后勤服务管理与维护稳定工作研究
研究要点:高校后勤服务领域影响高校稳定的问题;后勤社会化条件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维稳理念;高校后勤服务管理队伍在维护高校稳定中的作用发挥;创新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对策思路。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33.高校稳定工作考核评估体系研究
研究要点:围绕怎样把维稳是硬任务落到实处,考核评估与推动高校维稳工作创新分析;高校维稳工作可量化评估指标设计;考核评估高校维稳工作的可操作程序与制度设计;高校维稳工作考核评估结果的适用和运用。
成果形式:指标体系,考核评估办法。
 
34.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研究
研究要点:针对大学生为主体的QQ群、飞信好友、SNS好友、微博粉丝等网络自组织形式,调研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形成机制、组织模式、管理方式和运行规律,分析大学生参加网络自组织的动机、方式和行为的特点,分析网络自组织发起、参与线下活动的规律和影响,提出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上网习惯、易被接受的网络青年自组织的科学化发展和管理的措施。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550025  电话:0851-8292035  传真:0851-8292035  备案序号:黔ICP证201008207800号
Copyright 2009-2013  贵州大学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