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疫”往无前
发布时间: 2022-09-20 浏览次数: 617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在紧急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了“党员先锋队”。特殊时期,特殊责任,特殊担当,各研究生支部党员积极响应,投身抗疫之中。

 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李海艳和葛瑞雨都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研究生党支部的一员,作为身在校外的党员,她们积极投身社区单位志愿服务中,到疫情“高危区”,协助医护人员,共抗疫情。

 “6点开始做核酸,3个小时就要做完,从住的地方走到核酸检测地点要30多分钟。凌晨450出发,漆黑的夜往往让人害怕,但是这几天的凌晨却灯火通明,因为有很多值班人员还在岗位上坚守。走了10多分钟后担心赶不上点,求助了正在值班的警察,其中一个用摩托车送我过去,他刚刚打了一会盹,一路上不仅没有抱怨还一直叮嘱我要注意安全。夜虽黑,但我想,太阳一定会升起来的!我是党员,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我不上谁上的想法一直在我心中,希望我们的城市能尽快好起来”。李海艳在回忆时说。

外国语学院党员志愿者李海艳同志

葛瑞雨看到社区设立了党员先锋队,社区群里开始通知招募志愿者时,就“疫”不容辞向前冲。“以前从来没做过志愿者,内心还是充满了担心和害怕,只想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但心里不停给自己打气,事总得有人去做,我们有责任去做,作为党员,不管是在学校还是校外,都要带头做好榜样。报名成功后,我的任务之一是到居民楼做抗原检测,天都没亮,睡眼惺忪就要起床。但是看到其他志愿者到齐,立马就精神了,认认真真穿防护服,全副武装等待核酸开始。有一次在等待测试结果的过程中,一个爷爷一直问我有没有吃午饭,饿不饿,拿出来她女儿买的中秋月饼,还给我拿凳子,一直说让我休息会儿再去其他家。走的时候,塞给了我两个月饼,跟我说,要吃饱了才有力气工作。心里全是感动!”

(外国语学院党员志愿者葛瑞雨同志)

 “一点点微光,汇成亿点点火源”

在学院号召大家成立“党员先锋队”后,在校研究生党员更是第一时间报名,迅速到岗,为全校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

作为青年党员。来自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点研究生党支部的张国艳是第一批加入“党员先锋队”的成员之一。“作为一名党员,越是紧要关头,越是要发挥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和先锋模范作用,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此外,志愿活动是一份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也成为了我所敬佩的人,内心的神圣感油然而生。同时,我也体会到了他们的辛苦。致敬每位大白和小蓝!”

刘贵宜作为翻译硕士点研究生党支部的一员,也加入了这一场志愿者服务,她说:“我一直都希望能够在社会、家乡、学校有需要的时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这次积极了学校的号召,截止目前共参加了4次抗疫志愿活动。再一次查寝时了解到阿姨们封校期间回不了家,就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把同学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同学们的日常起居。尽管只和阿姨相处了几个小时,作为志愿者的我也觉得特别安心,感受到学校后勤工作者为学生服务的热情和真诚,令人感动。万众抗疫之下,人间处处有动容。无论作为学生还是志愿者,希望在这场疫情的‘大考’中,我们都能执好手中的笔,守好防线,写出满意的答卷。待到长风有佳信,山河尽欢颜。愿早日迎来贵大金秋,爽爽贵阳山河无恙。”

(右一为外国语学院党员志愿者舒欢同志(杨振清 摄))

同样是翻译硕士点研究生党支部的一分子,魏明斌参加了两次志愿者任务,她说“我就突然感觉到我们外院同学真的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志愿服务精神,大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都愿意挺身而出,这让我特别感动,同时也让我为自己能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感到特别自豪。说实话,在疫情开始的这三年多以来,这是我第一次离疫情这么近,最开始肯定是有些担心的,但是后面看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坚守在校园、志愿者同学们也积极的进行志愿服务、学校食堂依然为大家提供丰富的饭菜,就觉得很有安全感。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在疫情严峻的时候,仍然愿意来到第一线,守护大家的平安,稳定大家的情绪。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早日战胜疫情,能重新回到教室去上课、重新走在热闹的花溪街上,去吃一顿畅快的火锅。”

(外国语学院党员志愿者合影)

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有校内居民或同学不怎么理解我们工作的时候,会觉得委屈,但更多的是会向他们耐心解释,然后大家一起克服一下就都过去了。其实做志愿者过程中也有害怕的时候,因为这次是病毒离我最近的一次,害怕自己会接触并感染新冠,但很快这种恐惧会因为对学校的信任而消失。总之,这次志愿服务让我真的感受到了贵大学子们的团结,相信我们每个人站好岗,胜利的曙光一定到来。”翻译硕士点研究生党支部的舒爽说道。

(外国语学院党员突击队与学院领导、老师合影)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贵大学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是黑暗中的微光,如果能一点点汇集在一起,就能变成熊熊烈火。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是责任人,“疫”无情但人有爱,微光成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阴霾终将散去。                                       

撰稿:韩婷、李静

图源:各志愿者

责任编辑:李娟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550025  电话:0851-8292035  传真:0851-8292035  备案序号:黔ICP证201008207800号
Copyright 2009-2013  贵州大学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