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上午,我院邀请知名翻译史研究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教授作题为“翻译(史)研究的理念与方法”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朱晓烽副院长主持,吸引了我院近百位英语笔译、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师生参与。

王宏志在讲座中,系统阐述了翻译研究从传统到现代的范式变革,包括从语言到文化的转向、从原著中心到译文中心的转变,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他通过南京条约的翻译争议等经典案例,深入剖析了翻译研究的实践路径,强调了个案研究与问题意识在学术创新中的重要性。王教授还指出,翻译研究的未来方向应注重历史导向、跨学科对话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与方法,并鼓励研究者关注翻译背后的社会、政治、文化动因,通过提问驱动研究创新。

最后,王宏志亲切地与师生进行互动,就翻译伦理、数字化时代的翻译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宏志:香港大学文学士及哲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翻译及现代中国文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兼研究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及博导、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兼任讲座教授及博导,湖南科技大学“湘江学者”特聘教授、翻译史与跨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译丛》行政主编、《翻译学报》及《翻译史研究》主编。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翻译与中国文学讲座教授、文学院创院院长、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创院院长、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文学院副院长、人文学科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香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交换处副处长、翻译系主任。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晚清以来中国翻译史、20世纪中国文学及文化研究。
文字/图片:谭 乐
一审:康 洋
二审:周 杰
三审:周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