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外语志愿者社团举办讲座
发布时间:
2018-11-02
阅读量:
612

外语志愿者社团宣传部讯 1031日中午1点,在外语楼122教室,我院外语志愿者社团邀请翻译系副教授王晓敏作了题为“会议翻译中的‘陷阱’”的讲座。外语志愿者社团全体成员聆听了讲座。

王晓敏老师从名词的翻译、标题的翻译、典故、成语以及古诗词的翻译这三个方面对会议翻译中的陷阱进行阐述。她首先介绍了会议翻译的目的:讲好中国的故事,传播中国的形象。基于此,她阐释了当代中国时政会议表述中大量使用中国政治文化语境下特有的政治词汇的特点,同时指出了会议翻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第一,不考虑受众多为普通读者,不熟悉中国文化以及不喜欢大词、外来词、冷僻词;第二,机械生硬地把中国式概念翻译成英文,而忽视其本质。致使外国舆论以“Tedious and Dry”来评论中国时政文件的翻译。

王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做好会议翻译、避免会议翻译中的‘陷阱’,就必须从名词的翻译、标题的翻译、典故、成语以及古诗词的翻译这三方面入手。对于名词翻译,要准确理解其在语境中表达的具体含义,切忌受缚于普通的翻译表达。如“干部”一词的

应译为“Cadre,而是Official”,“Encourage extensive public involvement, making our officials taking the lead(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标题的翻译,则应力求精简,切忌复杂冗长。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标题的翻译可与“美国梦”形成语言对应关系,简单地译成“The Chinese Dream”便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对于典故、成语以及古诗词的翻译,王老师强调,必须要对中国文化以及相关典故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传其神”。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译文“It's easier to change the course of a river than to change a person's nature”更能直观且有文化内涵地传达出其中的深意。

最后,王老师指出学院举办这一类的讲座对大家很有帮助,能够让大家在学习和实践中受益,但所教授的这些理论知识也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重要的还是看个人的努力和造化。本次讲座对同学们的翻译实践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会议翻译中的“陷阱”以及规避的方法也有了深入的认识。


文字:袁朝中

摄影:张炜慧

编辑:袁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