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
发布时间:
2010-10-15
阅读量:
374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强能力的“四能”人才,

为贵州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一、学院的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受历史、地理、自然、交通等条件的影响,长期以来发展缓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不少优秀的中学生选择省外重点大学就读,不少外地毕业生不愿来贵州工作,甚至有些原已立足贵州就业的学者、科技人员也受“孔雀东南飞”的影响,稍有机会,就往东部发达地区流动。改革开放初期,贵州省教育系统缺少大、中学外语教师;外事、外贸部门缺乏合格外语人才;不少科研、教育机构,由于外语合格人员的匮乏,不少出国指标也无法完成。专业外语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瓶颈。
如何为贵州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一直是外国语学院长期坚持的办学理念和服务定位。
 
二、立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培养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四能”人才
    在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办大学难,办外语专业更难。师资短缺,教学经费少,办学设施相对落后,是短时间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继承百年薪火的办学精神,充分认识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立足贵州、融入贵州、面向全国,切合实际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努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外语人才。
本科教学在不断强化传统专业优势的同时,努力探索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跨学科、跨专业的“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专业方向,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海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担任国际性会议的翻译,参加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的拓展活动,为“四能”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提供了空间,一大批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骨干作用。
    在条件艰苦的六十年代,学院培养了像龙永图、李景光这样能担纲扛鼎的国家人才。在动荡不定的七十年代,学院培养了像周卫健、杨胜明、王天俊、陈海若这样的复合型科研和管理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全体老师艰苦奋斗,不懈努力,顶住了人才外流的冲击,治愈了冲击带来的伤疾,不仅健康地生存下来,而且比以前更具活力。
 
    三、急社会之所急,积极为社会解决缺少英语师资的问题
    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边远省份,长期以来缺少师资。1958年重新恢复招生以来,贵大按计划开展英语教学,师大开展俄语教学。随着英语教学在大中小学校的需求日益增长,英语师资的短缺十分明显。六十年代以来,昔日的外语系和今日的外国语学院,始终把英语师资的培养作为学院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几十年来,外国语学院培养的教师已成了贵州许多师范学院的生力军,他们扎根贵州,为培养贵州社会所需的外语教学人才出力。他们分布在黔中大地,默默无闻地耕耘着。他们不为省外的优越条件所迷恋,不为贵州的艰苦条件所征服。他们淡泊名利、不计报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把贵州外语搞好,为贵州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自2008年起,学院得到香港新鸿基郭氏基金会的支持,计划对贵州贫困地区的师资进行再提高。第一批指标定在毕节,为那里贫困山区培养50位老师,以后逐步向全省扩展,让百年薪火永不中止。
 
    四、根据贵州省情设置贵州所需的专业方向
    贵州省丰富的旅游资源造就了旅游业在贵州的美好前景。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的旅游业得到很快的发展,但也呈现了外语人才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社会的这一需求,外国语学院增设了翻译系,并撰写了《贵州导游英语手册》等英语教材,并和贵州旅游局以及外国专家一起完成了《贵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得到了国家旅游总局及专家的好评。
    目前,翻译系的师生正热气腾腾、奋发图强。他们外出访问、学习,为自己新园地的发展努力奋斗。他们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在贵州培养出自己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改变我国社会缺少合格外语翻译人才的僵局出力。所以,如何根据省情特点设置自己所需的专业方向;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这就是外国语学院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