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贵州大学西楼514Y虚拟仿真智慧语言实验室华丽蜕变,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纽带。一场别开生面的京剧主题公开课震撼开讲。课程主讲人沈麟教授联袂贵州大学戏曲艺术中心成员刘森鑫(23级大英课实验班)同学,巧妙借助智能设备与实物展示,为同学们倾力打造了一场沉浸式京剧文化盛宴。
开场致辞:拉开京剧文化序章
课程伊始,沈麟以饱含深情的开场白拉开帷幕,他强调京剧作为中华文化璀璨瑰宝,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的深厚内涵。刘森鑫在智能设备的助力下,徐徐展开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文化盛宴,使同学们对京剧的神秘面纱有了初步的窥探。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京剧行当分类,以鲜活的案例、生动形象的描述,让生、旦、净、丑等角色形象跃然眼前,清晰可辨。他还亲自示范京剧服装和道具的使用方法,为同学们深入理解京剧艺术打开了一扇窗。
互动体验:沉浸京剧艺术之美
课程渐入佳境,戏曲艺术中心刘森鑫同学热情邀请同学们亲身参与,沉浸式体验京剧表演。同学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身着旦角戏服的同学们,一颦一笑间模仿经典动作,尽显柔美婉约之姿;手持贵妃醉酒金扇的同学,专注练习扇子功,一开一合间,体会京剧的韵味。刘森鑫全程耐心指导、悉心纠正姿势,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刻感受京剧表演的严谨与艺术之美。
收获反馈:点燃文化传承之火
一位参与课程的同学难掩激动之情,分享道:“京剧曾是遥不可及的文化符号。今天的课程让我真切领略到京剧的独特魅力。智能设备展示的精彩视频,让我对京剧有了初步而深刻的认识;亲手穿衣拿道具、学习动作,仿佛瞬间被卷入京剧的艺术世界,亲身领略了京剧舞台风采!”
此次外国语学院国际中文教育《中华文化与传播》硕士AI课程“京剧公开课”的成功举办,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沈麟创新性的课程设计,借助AI智能体与实物展示的完美融合,使京剧文化以生动有趣且极具感染力的方式融入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贵州大学戏曲艺术中心成员刘森鑫的倾情参与和专业指导,为公开课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丰富的实践体验。
活动落幕之际,同学们满载收获,对京剧文化燃起了浓厚的兴趣与热爱。有的同学感慨:“仿佛踏入真正的戏曲殿堂,领略到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有的同学赞叹:“深切体会到戏剧武戏中英姿飒爽的豪迈气概”;更有同学感慨:“真正领悟到‘台下十年功’的深刻内涵”。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堂收获满满、各有所得的京剧体验课。
此次课程不仅圆满完成了相应章节的教学任务,更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同学们的心灵播撒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将在探索中华文化的传播之路上奋勇前行,让京剧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光彩,续写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
撰稿:徐春林
摄影:沈 麟
收集:罗婷、袁勤
一审:沈 麟
二审:杨莉萍
三审:周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