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文化“破圈”入校,西楼秒变“文化磁场”
当传统傩戏邂逅青春校园,贵州大学西楼514Y虚拟仿真智慧语言实验室瞬间变身“文化磁场”!2025年4月22日,一场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傩戏文化讲解体验活动正式开展。活动现场丰富多样的傩文化元素,与充满了AI元素的智慧教室相得益彰,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00后”傩戏传承人张勇携团队现场展演,带领师生一同走进神秘的傩文化世界,近距离感受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独特魅力。
“解密”傩戏前世今生,PPT秒变“时光机”
“傩舞起,百病消”:傩戏是古人驱邪纳福、酬神还愿的重要文化活动。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张勇穿着代表傩师身份的服装,通过PPT和视频展示了傩戏的起源和面具背后的文化,向同学们生动讲述了这一古老祭祀戏剧的历史脉络,瞬间将课堂拉进千年前的文化场景中。
亲身体验傩戏魅力,文创产品成热销
讲解结束后,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参与到傩戏文化体验中。色彩鲜艳的傩戏面具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威严的“开山猛将”、慈祥的“土地公公”……,同学们纷纷戴上面具,亲身体验傩戏的魅力,感受着这份来自古老文化的独特韵味。传承人带来的傩戏文创产品也备受青睐。从精美的傩面具挂件和冰箱贴到寓意吉祥的傩神招福卡,每一件文创产品都蕴含着傩戏文化的精髓与传承人的匠心独运。同学们纷纷购买,将这份文化记忆带回家中,让傩戏文化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光彩。
反馈与反响:古老艺术触动青春心弦
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难掩兴奋之情,分享道:“以前只在书本或电视上模糊地了解过傩戏,感觉很神秘。今天能和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亲手触摸面具,才真正感受到这种古老艺术的震撼力和文化底蕴。”此次傩戏文化体验公开课的成功举办,堪称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校园生活的一次精彩碰撞。张勇及其团队的倾情讲解与展演,结合智慧教室的现代化环境,让同学们得以沉浸式地探索傩戏的奥秘,体验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热情未减,反响热烈。有的同学赞叹:“张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对傩戏的历史和象征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有的同学分享:“戴上傩戏面具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古人的信仰与敬畏。”;还有同学表示:“文创产品非常精美,不仅是纪念品,更是对这门艺术的支持和喜爱。”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课,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激发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结语:播撒文化种子,期待非遗新篇
本次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华文化与传播》硕士AI课程“傩面戏体验公开课”的成功举办是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技术应用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堪称典范。这得益于沈麟教授创新性的课程设计理念,他致力于将AI辅助等现代教育手段与鲜活的文化体验相结合,旨在为同学们打开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窗口。这种生动有趣且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傩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了解、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相信通过这样生动直观的体验与互动,能够激发更多青年学子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与热爱,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探索、传播和守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共同为傩戏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活化贡献力量,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撰稿:袁勤、杨正剑
摄影:沈 麟
收集:徐春林、罗婷
一审:沈 麟
二审:杨莉萍
三审:周 斌